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推荐文章更多...

2025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25 上一期   
杠杆交易会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吗?
冯浩原, 吴颉, 于安琪, 郭琨
2025 (4):  1-1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282
摘要 ( 6 )   HTML ( 0 )   PDF(591KB) ( 8 )  

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冲击频发,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杠杆交易对股票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但针对“杠杆交易究竟是改善还是恶化了流动性”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在微观个股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杠杆交易在短期内会改善个股的流动性,在长期则会恶化个股的流动性;在涨幅较大的时期,杠杆交易对当期流动性的改善作用加强,而在跌幅较大的时期,杠杆交易对当期流动性的负面作用增强。因此,杠杆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具有“长短期非对称性”与“涨跌非对称性”,且两种非对称性共同发生作用。另外,杠杆交易对流动性的作用受市场杠杆水平的影响,市场杠杆水平较高时,杠杆交易对股票流动性产生负面作用,且个股的负面冲击对流动性的影响更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上市公司精准扶贫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
胡丹, 周凌雲, 梁樑
2025 (4):  12-2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44
摘要 ( 2 )   HTML ( 0 )   PDF(850KB) ( 1 )  

2020年,得益于精准扶贫的有力推行,我国已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与传统扶贫相比,精准扶贫鼓励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的积极、广泛参与。本文基于2016—2019年334家致力于精准扶贫的上市公司及其对应的27个省份、455个贫困县域的农户可支配收入,实证探究了上市公司“输血”与“造血”精准扶贫行为的农户增收效应,及贫困地区生计特征(风险、资本)对于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输血”扶贫能切实为农户带来增收,并有利于缩小贫困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2)现阶段,考虑到在本样本研究期内,“造血”扶贫仍处于‘培土育苗’阶段,故在提升可支配收入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效力尚不显著;但是得益于“输血”扶贫的持续、稳健效力,整体上,上市公司精准扶贫能够有力为贫困农户增收。(3)贫困地区生计风险对扶贫的收入效应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而生计资本则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为“精准”“靶向”的政策合理性提供了正面证据支持,从公司视角总结出我国独特的精准扶贫经验。本文结论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帮助农民固收、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政策优化方向,亦为公司扶贫“提质”提供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宏观流动性收紧视角下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研究
饶玉蕾, 欧阳红兵, 韩民春, 王子鸿
2025 (4):  24-35.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706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368KB) ( 2 )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压力下,硅谷银行由于流动性管理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从而破产,冲击了全球金融体系,宏观流动性的收紧增大了微观流动性风险爆发的压力。本文将银行流动性资金持有量决策的竞争均衡条件映射到空间计量模型中,将银行间网络关联结构与空间权重矩阵描述竞争均衡时群体存在相互作用的内涵相衔接,以2010—2021年上市银行为样本,刻画了微观个体决策行为加总导致流动性风险变化的传导和累积机制,并通过结构估计反向识别银行的网络传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银行网络传染效应是影响银行对系统性风险贡献大小的主要因素,银行获取流动性资金的途径具有外部依赖性。在我国去杠杆政策的背景下,随着银行关联网络密度的下降,银行间网络对于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单家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有所上升。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要关注宏观流动性调节政策给微观主体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提高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预警和管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水平测度与演化研究
胡忠义, 税典程, 吴江
2025 (4):  36-4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961
摘要 ( 5 )   HTML ( 0 )   PDF(1967KB) ( 3 )  

系统而全面地测度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是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通过统计年报文本中数字化术语的词频来测算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术语词典规模小、覆盖面窄、扩展性差,导致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不够全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BERT-GlobalPointer和BERT-GlobalPointer-Mask两个术语识别模型,以高效识别数字化术语。进一步地,利用术语识别模型构建的大规模术语词典,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去近20年的数字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演化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在识别数字化术语、新术语、长术语方面显著优于基准模型;基于构建的识别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7.3万个术语的数字化术语词典,其涵盖范围比以往研究更全面、更丰富;利用该术语词典,能够对近2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进程进行更为长期和全面的测度。本研究对于推动企业数字化的测度与成效评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本研究为后续数字化转型的定量测度及绩效分析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启示与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风险传导网络的投资组合自抗扰研究
陈苑榕, 宋海涛
2025 (4):  50-6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439
摘要 ( 2 )   HTML ( 0 )   PDF(2121KB) ( 1 )  

均值方差 (MV) 模型是现代资产配置理论的基础,通过最小化投资组合内资产收益相关性以分散风险。但是,MV受到建模随机误差和市场内外部风险的干扰,模型泛化性能较差。现有投资组合研究主要通过修正风险度量、优化风险结构的方式改进MV建模误差,但模型仍具有强数据依赖,局限于风险分散,无法抵御外生冲击。风险传导具有局部确定性因果关系,但经过多重路径传导形成了复杂关联,使风险总体行为呈现高阶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风险自抗扰的改进思路,利用风险相继作用的确定性,改进MV得到投资组合风险自抗扰模型(portfolio risk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model,PRADR)。基于A股市场的实证结果显示,股市风险由独立风险根因高阶交互沿供应链相继传导形成,高阶风险传导网络仅需一阶线性网络风险根因数目的1/7,即达到相同水平的风险解释度;经过二维交叉重复试验,PRADR夏普比率更大且波动更小,投资组合表现优于MV;面对股市外生冲击,PRADR风险自抗扰能力强,具有更高的泛化性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事件冲击下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张年华
2025 (4):  62-7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94
摘要 ( 3 )   HTML ( 0 )   PDF(841KB) ( 2 )  

本文构建风险溢出强度指数,全面考察突发事件冲击下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风险溢出规律和传播机理。研究表明,突发事件冲击会显著增强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单一市场对外风险溢出强度与其突发事件风险正相关,其中欧美市场是国际风险溢出中心,而中国市场为风险净接收方。从影响因素分析,欧美股市波动、美元升值均强化海外风险输入,而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深度提升会吸收价格波动风险,成熟度上升则增加对外风险溢出。稳健性检验表明,经过内生性控制、边际效应分析、剔除样本和变更解释变量等处理,突发事件冲击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风险溢出的影响机理依然稳健。基于此,本文从风险治理角度出发,为有效防范海外风险溢入,以及维持市场稳定和健全市场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央行数字货币的负利率工具及其宏观调控效应研究
黄志刚, 李永建, 林朝颖
2025 (4):  71-8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85
摘要 ( 6 )   HTML ( 0 )   PDF(2399KB) ( 3 )  

存款利率零下限是制约传统负利率政策有效发挥宏观调控效应的核心问题。央行数字货币的负利率工具通过拓宽政策利率下降空间以及增大货币乘数的方式,解决了传统负利率政策对银行存贷利差以及信贷供给传导的瓶颈问题。本文将货币乘数与信息成本引入DSGE模型,探究央行数字货币的负利率工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经济衰退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的负利率工具使银行利润、信贷供给受风险的负向冲击较传统负利率政策更小,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提振经济,缓解经济持续性衰退。适当增大货币乘数或降低信息成本可进一步改善央行数字货币负利率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多周期投资与定价联合决策
蒋超, 张田园, 夏晓华
2025 (4):  82-9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2072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009KB) ( 2 )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大背景下,考虑投入品(如钢材、水泥等)价格、工资成本(包括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如利息率)和需求等多重随机因素,进而构建房地产企业的多周期投资和定价联合决策模型。利用随机过程刻画投入品价格、工资成本和融资成本的波动性,将三者纳入带有随机需求的决策模型中,并给出风险性和可靠性的评估机制。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当投入品价格、工资成本和融资成本波动的交互效应具有下降趋势时,企业应增加投资量来获得更大的期望利润;当三者为不可约遍历马氏链时,模型的下行风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决策者可通过上穿评估机制预测未来周期内的成本涨幅趋势,以选择最佳的供应商,规避运营风险。第二,分析国际要素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和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和最优策略的影响,得出:二者的波动风险性越大,成本越高;决策者可根据国际投入品市场和融资政策波动的统计规律性,挖掘企业长期运营面临的风险,为其长期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采用柔性决策的关键假说,房地产企业在受约束的资金流动下,动态选择每期供应商,当每个供应商投入品报价的内部波动越大,企业所获得的期望利润越大,这反映了柔性决策中不确定性的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中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
宋金波, 苑贺辉, 聂榕
2025 (4):  95-10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121
摘要 ( 5 )   HTML ( 0 )   PDF(673KB) ( 2 )  

稳定政府投资、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的政府与市场多元供给是“十四五”时期解决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检验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的影响,并探究了二者的交互关系,从不同经济赶超水平地区、不同公共服务类别与时间趋势维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到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优化配置与良性互动策略。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呈倒U型关系;民间投资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起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因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而减弱。与高经济赶超水平地区相比,低经济赶超水平地区的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挤出效应更加敏感,而在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中“失灵”。与经济型基本公共服务相比,在对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的作用中民间投资更易受到政府投资的挤出。挤出作用虽呈减弱趋势,但呈现波动性,现阶段仍未充分形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扩大供给合力。本文为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中政府与市场多元供给的作用机制与实践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从促进有效政府投资、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厘清“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边界等方面,提出加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政策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不同权力结构的供应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决策研究
万骁乐, 王坤燕, 张坤珵
2025 (4):  108-11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653
摘要 ( 4 )   HTML ( 0 )   PDF(1151KB) ( 0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可质押固定资产规模小、信用风险高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以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帮助其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解决途径,构建由单一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兼而考虑以供应商主导和制造商主导的两种不同权力结构以及供应商知识产权估值与自有资金之间的不同关系,建立了四种模式下的供应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决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四种模式下供应商和制造商的最优决策,运用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供应商产品价格系数和信贷利率及其影响系数对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后能够满足供应链企业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供应商主导整个二级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更有利于供应商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促进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运作。为确保供应链相关主体良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价值共创,供应商应通过给予合理的价格折扣等契约形式提高核心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度。本研究为供应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运作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纾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算约束下考虑属性关联的最大效用共识模型
程栋, 侯剑琳, 程发新
2025 (4):  120-13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297
摘要 ( 2 )   HTML ( 0 )   PDF(1165KB) ( 1 )  

多属性群决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决策者如何对多属性意见达成共识,而多个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影响决策者对各属性意见的调整以及最终共识结果。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假设各属性之间相互独立,忽视了属性之间关联关系对共识成本和决策者共识效用的影响。据此,本文探索多属性关联情形下如何利用有限预算获取最大效用的共识决策问题。首先,针对多个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引入Choquet积分,构建基于属性关联的最小成本共识模型。其次,考虑决策者共识效用和共识成本预算约束,构建了具有预算约束的属性关联最大效用共识模型。为了确保模型具有最优解,又构建了交互关系优化模型以确定属性间交互权重的取值范围。最后,以政府与农户之间制定退耕还林合同为背景,验证了共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同属性独立的群体共识决策模型相比,属性之间的冗余关系会提高共识成本,而属性间互补关系会降低共识成本。(2)属性间互补关系和冗余关系都会提高群体共识效用,且交互关系越强对共识效用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属性间的冗余关系对共识成本与共识效用的影响比互补关系对二者影响更大。因此,在共识决策中应充分考虑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兼顾合理的平衡成本预算与共识效用将有助于实现有限资源下的共识效用最大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车-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下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
张帅, 刘思亮, 张文宇
2025 (4):  131-14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0447
摘要 ( 5 )   HTML ( 0 )   PDF(1418KB) ( 1 )  

为进一步降低现有电动车物流配送体系的成本,在配送体系中引入无人机配送,针对电动车-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下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构建了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法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拓展型自适应大邻域搜索求解算法,设计了一种构造启发式算法以快速生成初始可行解,增加了充电站插入与移除规则,以使解满足电量约束,并设计了最短路移除算子以加快算法收敛。最后,通过不同规模的算例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模型参数对配送成本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边市场网约车平台聚合策略选择研究
曹裕, 李想, 李青松
2025 (4):  142-15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105
摘要 ( 2 )   HTML ( 0 )   PDF(1410KB) ( 1 )  

以网约车双边市场为背景,结合双边市场理论以及Hotelling模型构建双寡头平台竞争模型,分析一个由聚合平台中的小平台集合(A)与一个大平台(B)的竞争均衡,研究不同网络外部性强度与用户旅行成本的大平台聚合策略选择问题。理论推导了不聚合策略(N)、跟随策略(F)与开放策略(O)下的双边市场规模决策、定价决策以及定价对用户转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不同聚合策略下的大平台利润,发现交叉网络外部性与用户旅行成本是影响大平台聚合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当用户端和司机端交叉网络外部性均低时,大平台不参与聚合,随着外部性上升,其选择会从跟随策略转变为开放策略,其中用户端网络外部性对跟随策略、司机端网络外部性对开放策略作用更为显著;当用户旅行成本低于阈值时,大平台采取跟随策略,否则不参与聚合。有趣的是,司机旅行成本和聚合平台抽成比例均不会影响大平台聚合策略选择,可为现实中聚合平台前期的免抽成策略做出解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不同竞争模式的共享出行平台价格与服务决策研究
宋亚楠, 李梦瑶, 谷炜, 王道平, 南瑞娟
2025 (4):  154-16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082
摘要 ( 7 )   HTML ( 0 )   PDF(2098KB) ( 2 )  

价格和服务水平是共享出行平台日常运营中的主要决策问题。基于共享出行平台竞争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构建了两平台在不同竞争模式下的价格与服务水平决策模型,求解了不同模型的均衡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博弈均衡下的决策与收益,为两平台在不同竞争发展阶段的价格与服务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并通过实例分析对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引入服务竞争,有利于共享出行平台服务水平的提高;两平台差异较大时,服务竞争模式下,高佣金率平台展现出服务竞争优势,收益随竞争程度增强而增加;当服务成本系数较小时,低佣金率平台以低价格优势抢占市场是占优策略;当平台间采取服务竞争模式,平台的服务水平变化引起的共享服务系统收益变化程度高于平台收益变化程度。研究结论为共享出行平台不同时期不同竞争模式下的价格与服务水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台供应链线下渠道策略与运营模式选择研究
卞亦文, 程文超
2025 (4):  165-17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203
摘要 ( 8 )   HTML ( 0 )   PDF(1312KB) ( 7 )  

本文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平台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转售与代理模式下,考虑无线下渠道、平台企业与制造商分别开设线下渠道三种情形,建立决策模型,探究线下渠道和模式选择策略。研究发现:(1)若线上产品适配概率较高,平台企业和制造商均在实体店运营成本较低时开设实体店;若线上适配概率适中,双方均不会开设实体店;若线上适配概率较低,仅当消费者出行成本足够低时开设实体店才有利可图,而当出行成本较高时,即使运营成本为零,成员也不会开设实体店。(2)在模式选择方面,无实体店或实体店仅充当展厅时,平台运营模式选择只取决于平台佣金比例;当实体店产生交易时,模式选择不仅受佣金比例、消费者出行成本等因素影响,还因实体店开设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为平台供应链线下渠道管理与运营模式选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复杂度的危化品生产装置检修项目一对多“人员-任务”指派方法
张莉莉, 陈正锐, 杨洋, 石丹
2025 (4):  175-18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700
摘要 ( 2 )   HTML ( 0 )   PDF(1133KB) ( 2 )  

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检修环节事故多发频发,人员指派不当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实现危化品生产装置的安全检修,本文从“人员-任务”指派方案优化出发,以任务复杂度为切入点,针对一个人被指派到多个任务的典型检修场景,研究面向安全风险最小的“人员-任务”指派模型及算法。在模型上,以“人员-任务”指派方案为中心,鉴于“人员-任务”指派方案直接影响人因风险,并通过不同人员在不同任务上的作业时间不同,而导致不同方案总检修工期不同,进而影响到由于设备及环境导致的风险。围绕人-机-环危险源,通过人因风险、机器风险和环境风险三个维度刻画安全风险损失函数。引入关键路径总工期MAX函数作为桥梁,综合考虑任务复杂度综合指数,面向时间不重叠的一人多任务、作业资质匹配等硬约束,构建综合风险最小化的指派模型。在算法上,针对模型非线性、多重MAX函数、NP难等求解难点,设计了贪心规则和自适应学习机制相结合的改进遗传算法(HLGA)。以精确算法作为benchmark对算法进行比较和验证,在随机和实际两类算例中验证了HLGA可行性,体现了问题规模增加时HLGA的优势。相较于“人员-任务”一对一的指派方法,本文扩展了一对多指派问题的建模思路,能够为启发式规则和智能算法结合的改进算法设计提供借鉴框架和参考,为高危场景下人员指派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业主支付方式下基于鲁棒性阈值的净现值最大化项目调度优化
王艳婷, 郑维博, 马志强, 何正文
2025 (4):  185-19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306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245KB) ( 0 )  

针对不确定环境下业主支付对项目现金流分布与收益的影响,通过添加时间缓冲定义鲁棒性阈值,研究不同业主支付方式下净现值最大化问题。首先,界定问题并构建了不同支付方式下基于鲁棒性阈值约束的两阶段净现值最大化调度优化模型;随后,针对问题NP-hard属性,设计了禁忌搜索启发式算法,并与变邻域启发式算法、多重迭代和随机生成算法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关键参数对项目目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支付方式对承包商净现值有重要影响,进展型支付表现效果最好;同时,合理设置鲁棒性阈值能够增加项目净现值。本文研究为不确定环境下承包商制定最优支付策略与进度安排,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收益,提供了定量化决策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需求点服务请求无法预知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选择研究
苏兵, 耿雪韵, 姬浩, 徐阳, 郭清娥, 陈光会, 张娟
2025 (4):  197-20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100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035KB) ( 1 )  

针对不能提前获知需求点服务请求且有送达时间要求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选择问题,以总通行费用与总延时费用之和尽可能小为目标,建立在线模型,在比较配送车在当前所在节点对正在前往需求点和提出请求需求点产生配送费用大小的基础上,设计在线比较策略,讨论不同情形下比较策略的竞争性能,计算策略的竞争比,最后结合应急物资配送实例验证策略的执行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路稳定系数不确定条件下的应急疏散规划
代文强, 章潇月, 陈琳
2025 (4):  204-21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596
摘要 ( 3 )   HTML ( 0 )   PDF(983KB) ( 1 )  

道路容量在应急疏散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灾害发生前,制订疏散方案时难以准确预知灾后的精确道路容量。基于现实中灾害对道路容量的不同影响程度,考虑道路稳定系数导致的容量不确定条件下的应急疏散规划模型,以得到疏散路径的选择以及相应的随时间的流量安排。为避免对道路容量的精确值或精确概率分布假设依赖过强的弊端,假设仅已知道路稳定系数的均值和支撑集上下界的部分分布信息,构建以已知信息为特征的分布不确定集,利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寻求最坏情形下的可靠疏散路径规划;基于交通流的网络拥塞最小化原则,建立了以最小拥塞概率为目标的机会约束模型,进一步确保路径规划方案的可靠性。给出了求解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疏散路径方案的可靠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事件下考虑政府限价政策的生鲜供应链应急产品投放策略
雷婷, 但斌, 马崧萱, 田宇
2025 (4):  213-22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186
摘要 ( 2 )   HTML ( 0 )   PDF(940KB) ( 1 )  

针对突发事件造成生鲜农产品供给缺损时政府如何通过零售商实施应急产品的投放问题,考虑政府提供应急产品并制定限价政策,构建无应急产品投放和应急产品投放时供应链的多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限价下生鲜供应链的应急产品投放策略,分析了应急产品投放对市场供给和价格、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以及生鲜供应链利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应急产品的批发价格相对较低且政府限价较高时,政府可以通过零售商实现对应急产品的有效投放;应急产品的投放总是能够对市场起到保供稳价的作用,且政府的限价约束能够增强其保供稳价的效果;应急产品的投放能够改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且在一定限价条件下还会促进零售商和上游供应商的利润改善,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分博弈的消费者参与下政企合作的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郑迪文, 谢卫红, 李淑荧, 李忠顺, 王永健
2025 (4):  224-23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295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071KB) ( 2 )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地方政府与传统企业如何在消费者参与情境下实现有效的协同合作,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如今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基于微分博弈模型致力于探究消费者参与下的地方政府与传统企业间合作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以及不同合作情形如何推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非合作博弈中,虽然各方主要根据自身的边际收益制定策略,但这种策略的动态互动实际上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效益产生了非预期的积极影响,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政府补贴政策需在影响各方长期策略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谨慎施行,过度依赖补贴可能引发策略依赖性问题。第三,合作博弈中的策略不仅涉及最优决策分析,还包括这些策略如何促进生态系统整合与优化以推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为消费者参与下的政府和企业合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其实践意义则体现在指导传统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展望
浦徐进, 陈柏含, 李秀峰
2025 (4):  235-25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4.1660
摘要 ( 5 )   HTML ( 0 )   PDF(3047KB) ( 1 )  

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是提升农业效率、增强供应链韧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1998-2023年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的689篇国外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与753篇国内学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及VOSviewer对数据进行发文量、关键词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了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的历史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从发文量看,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的发文量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高频关键词看,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重点与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密切相关;从高频关键词聚类看,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研究形成8个聚类,并存在一个共同类别“区块链”技术。最后,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呈现出的新模式和新趋势,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播电商:管理挑战与潜在研究方向
肖勇波, 王旭红, 喻静, 赵翠
2025 (4):  251-26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1.1113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1219KB) ( 2 )  

自2016年蘑菇街自建直播电商小程序以来,近些年直播电商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传统销售商和品牌商的一个重要销售渠道,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相对传统电商而言,直播电商具有实时互动性、社交购物属性、粉丝经济性以及内容与电商双向导流等特点,也给企业带来了缩短供应链、订单处理规模经济性等显著优势。抖音和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主播/达人、MCN机构、品牌商(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等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直播电商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滋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如达人播/店播、代购/代售/产地直播、直播拍卖/盲盒直播/户外直播等)以及新的供应链结构,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管理挑战(如吸粉与粉丝变现、主播和品牌商的竞合关系、高退货率等)。本文将在梳理直播电商不同于传统电商管理挑战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直播电商相关研究,重点分析直播电商值得从运营和供应链管理视角关注的潜在研究问题与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委托代理关系下品牌商网络直播营销激励机制设计
周驰, 李赫, 于静
2025 (4):  265-27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732
摘要 ( 4 )   HTML ( 0 )   PDF(2195KB) ( 1 )  

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直播在营销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委托电商主播为其提供商品推荐服务。本文构建了单一品牌商与风险规避的电商主播构成的委托代理模型,其中品牌商与主播分别为委托方与代理方,通过求解不同信息状态下品牌商的最优激励合同以及主播的最优推荐努力水平,分析消费者偏好和主播推荐努力水平的信息价值,探究消费者偏好、主播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最优合同的影响。结论表明:当主播的推荐努力水平可观测时,品牌商设计仅含直播佣金的最优激励合同,以获取主播的全部价值;当推荐努力水平不可观测时,最优激励合同包括直播佣金与收入分成两部分,此时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大会降低主播的推荐努力水平,导致品牌商利润降低,从而降低最优激励合同中的收入分成。此外,不对称的消费者偏好信息在努力水平可观测时不影响品牌商利润,而在努力水平不可观测时可能增加品牌商利润,且具有努力水平信息优势的品牌商往往获利更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限时域内考虑延时效应的供应链广告协调
于浍, 陈东彦, 徐娜
2025 (4):  275-28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442
摘要 ( 3 )   HTML ( 0 )   PDF(1126KB) ( 1 )  

广告投放与产生销售效果在时间上存在的偏差现象已引起管理者深入思考,其原因是广告的延时效应。本文在有限时域内探究当产品信誉受延时效应影响时的供应链广告决策与协调问题。首先,将产品信誉建立为品牌广告投入的延迟微分方程,并构建有限时域约束下的供应链广告决策模型,进而利用时滞系统有限时域最优控制理论求解得到分散式决策与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最优广告策略、产品信誉以及利润。其次,对均衡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最终参照集中式决策供应链系统,设计一种需求依赖型混合契约使供应链实现完美协调。研究发现,不同于无限时域情形,有限时域内制造商的最优广告投入高度依赖于时间,且遵循“逐步减少-提前终止”原则;并且,随着广告投入周期的增长、延迟时间的缩短,制造商的最优广告投入水平则越高,这不仅提升了产品信誉度,同时可使供应链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即使广告发生延时效应,集中式决策也始终是供应链的最佳决策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供应链企业营销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数字化与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张华, 顾新
2025 (4):  285-29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40
摘要 ( 4 )   HTML ( 0 )   PDF(685KB) ( 1 )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与方式,实现供应链数字化是制造企业构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议题。为探讨供应链数字化与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互动机理,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与技术可供性理论,设计供应链数字化通过供应链弹性驱动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模型,并从供应链的关系治理视角考察影响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利用226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概念模型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不但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而且通过供应链弹性的中介效应对后者产生间接作用;供应链成员间高效的关系治理会增强供应链弹性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弹性在供应链数字化与制造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供应链数字化对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并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与竞争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交易背景下依托平台的协作配送双重低碳激励策略研究
饶卫振, 周俐辰, 马翔宇, 朱庆华
2025 (4):  299-31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434
摘要 ( 7 )   HTML ( 0 )   PDF(2196KB) ( 1 )  

当前协作配送模式未达到碳排放最优状态,低碳额外支出成本及碳数据核查难题导致物流配送企业减排动力不足,如何激励协作配送企业采用低碳模式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依托政府主导的数字化平台,设计双重低碳激励策略鼓励企业采用协作配送低碳模式。首先,构建利益损失和碳排放量化模型,计算协作配送低碳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成本和碳排放差值;其次,提出考虑碳交易收益和政府补贴的双重激励策略,设计基于减排贡献的碳配额机制和双重激励流程,对比分析单一激励和双重激励策略对企业和政府最优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对模型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依托数字化平台的协作配送低碳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减少了31%~67%的碳排放量;基于减排贡献的碳配额机制能够提高企业采用协作配送低碳模式的意愿;双重低碳激励策略能够降低15%~31%的政府财政支出,碳排放超额惩罚机制能够约束高排放企业。以上结论可为政府分配物流配送领域碳配额、实施低碳激励和超额惩罚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块链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与溯源技术投入策略研究
冯章伟, 杜碧升, 于志勇, 牟善栋
2025 (4):  313-32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0319
摘要 ( 6 )   HTML ( 0 )   PDF(1191KB) ( 1 )  

伴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动力电池更新换代或报废的问题随之涌现并日趋重要,如何有效地跟踪动力电池的耗能情况以及电池材料的性能、验证电池的可回收性并确保合规性,既是当前的一个技术难题,也是未来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基于以上情境,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或动力电池供应商采取区块链溯源技术追踪动力电池使用情况的动机和关键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区块链溯源技术使得供应商和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商的利润都得到提高,而制造商是否受益取决于区块链溯源技术对需求的促进作用是否显著或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信任度是否足够高;(2)较高的追溯水平能够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闭环供应链的循环和社会资源的节约,达到促进循环经济的目的;(3)如果区块链溯源技术投资成本可控且溯源效果(由此带来的消费/回收偏好)较为显著,则区块链技术对新能源汽车闭环供应链所产生的本质影响是积极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供应链建设如何提升企业绩效?
石大千, 李雪琴, 李丹丹
2025 (4):  325-33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0482
摘要 ( 5 )   HTML ( 0 )   PDF(686KB) ( 1 )  

在百年变局、逆全球化等多重影响下,供应链韧性优化已然成为企业险中求生、化危为“绩”的关键。本文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从供应链韧性优化视角考察了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不仅能通过提升供应链主动能力、供应链反应能力、供应链设计质量来优化动态能力,还能发挥专业分工、成本管控、资金融通、创新协同的多维驱力,切实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对成长期企业、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大,且在商品市场分割程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低、隶属东部地区的情形下政策效应更佳。本文结论为政府加快智慧供应链转型升级、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基础提供了政策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负面口碑、干预措施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熊勇清, 舒楠茜
2025 (4):  335-34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0470
摘要 ( 3 )   HTML ( 0 )   PDF(736KB) ( 1 )  

新能源汽车作为技术尚处于不断成熟阶段的新兴产品,在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形成种种争议甚至负面口碑,新能源车企应该对负面口碑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新能源汽车负面口碑为自变量,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购买意愿为因变量,干预措施为调节变量构建模型,研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负面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新能源车企对负面口碑进行干预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新能源汽车负面口碑程度较高时,消费者购买意愿将比负面口碑程度低时更受到抑制作用。②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口碑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其购买意愿。③负面口碑与干预措施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风险感知:在负面口碑程度不同的情境中,相较于其他措施,新能源车企采用适应策略更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唤醒其购买意愿,但车企在不同的情境中采取不行为与防御策略的效果却存在差异。鉴于此,新能源车企需要“因势利导”,面对不同程度的负面口碑合理施策,从而助力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可持续消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虚拟电厂低碳需求响应调度模型
李军祥, 陈鸣, 邵馨平
2025 (4):  345-35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161
摘要 ( 3 )   HTML ( 1 )   PDF(2271KB) ( 3 )  

“30·60”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低碳化可从低碳政策和低碳技术两个方面加以实现。本文综合采用低碳技术与政策两种手段,探究碳减排技术、碳税机制与需求响应机制对虚拟电厂低碳调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下虚拟电厂运营商不同风险态度对调度决策的影响。首先,本文考虑不同的用户特性构建需求响应模型,以电力系统运营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确定性低碳调度模型。其次,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描述不确定变量,构建鲁棒模型与机会模型以探究虚拟电厂运营商不同风险态度下的调度方案,为系统动态运行提供指导意见。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生成初始风光出力和用户负荷数据,利用Gurobi优化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兼顾系统低碳性、经济性与稳定性,制定合理的碳税价格有利于在保护虚拟电厂运营商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环境效益,采用科学的态度决定虚拟电厂运营商对于风光不确定性的态度,才能充分发挥鲁棒模型与机会模型的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企业时间偏好的碳配额存储与借贷机制研究
白雨, 赵昕, 丁黎黎
2025 (4):  357-36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151
摘要 ( 2 )   HTML ( 0 )   PDF(2439KB) ( 0 )  

设计一套灵活有效的碳配额(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s,CEAs)存储与借贷机制是碳市场亟需完善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的另一创新实践。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碳价波动集聚性和碳价上涨预期,各利益相关者随即产生的CEAs跨期消费需求尚无法得到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以碳信贷中心为媒介的CEAs存储与借贷机制,并结合时间偏好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包含政府、重点排放企业和碳信贷中心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以探讨重点排放企业时间偏好影响下CEAs存储与借贷机制中三方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及其稳定性,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成本分担、收益共享这两种政府间接调控举措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重点排放企业的时间偏好越弱,越有利于推动CEAs信贷市场进入帕累托均衡状态;②重点排放企业CEAs现期不足且未来富余的跨期需求越强烈,碳信贷中心的CEAs存储与借贷利差、CEAs增值收益越大,越能加快推动CEAs信贷市场进入帕累托均衡状态;③在间接调控举措中,政府与碳信贷中心间的收益共享比例需适中,成本分担比例应提高,方能有效推动CEAs信贷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且相比于收益共享,成本分担能更快地推动CEAs存储与借贷机制的顺利运行。研究成果为政府稳定碳价、平滑CEAs跨期供给失衡、提升全社会减排效率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