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上一期   
    基于Transformer-LSTM分位数回归的全球股市极端风险溢出研究
    姚银红, 王晓旭, 陈炜, 陈振松
    2025 (8):  1-1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4.1601
    摘要 ( 31 )   HTML ( 0 )   PDF(7035KB) ( 24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极端事件的频发使得精确测度全球股市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成为应对跨国金融冲击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在综合考虑时间序列非线性、长期依赖性和多变量交互影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Transformer-LSTM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提取数据时序特征的同时,利用Transformer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多个注意力函数,以更精确地捕捉全球股市极端风险的时间演变特征,并构建溢出网络测度全样本和金融危机等危机事件发生期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2001年12月—2024年3月共19个国家周度股指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多层感知机(MLP)、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以及Transformer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2)各国股市在全样本期间的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其中,美国股市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中国股市没有明显的风险溢出和接收效应。(3)危机事件发生时,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增加且非对称性增强。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市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多国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欧债危机期间,风险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的股票市场;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冲击明显增强;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股市仍是主要的风险溢出源。本文提出的模型为金融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对危机时期的全球股市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机市场深度下基于风险管理和交易约束的最优执行问题
    吴伟平, 林雨, 金成能, 唐振鹏
    2025 (8):  14-25.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408
    摘要 ( 19 )   HTML ( 0 )   PDF(3455KB) ( 12 )  

    最优执行问题作为一类投资决策问题,是金融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同时,随机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厌恶执行风险以及交易行为受监管限制这三个现实因素显著影响了交易执行策略。故本文基于随机市场深度假设,探究具有常数绝对风险厌恶(CARA)投资者在交易约束制约下的最优执行问题,依据限价订单簿(LOB)市场动态构建随机市场深度下基于风险管理和交易约束的最优执行模型,并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给出最优执行策略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理性投资者不会同时下达相反方向的订单,且最优策略是关于剩余订单量的分段线性函数。数值算例显示,较之风险中性投资者,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为规避风险,倾向于在交易初期执行大规模订单。此外,本文模型在有效管理资产价格变动风险和流动性随机波动风险的同时,还提升了执行策略的有效性。且市场深度和交易约束显著影响了交易执行风险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凸显了在解决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最优执行问题时,同时考虑随机市场流动性和交易约束的重要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波动下的策略交易和市场质量
    颜镜洲, 李仲飞, 毛杰, 李星毅
    2025 (8):  26-3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628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2437KB) ( 4 )  

    在策略交易的框架下,本文构建了具有模糊波动的连续时间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考察和研究了模糊波动对策略交易和市场质量的影响。将模糊波动引入到连续时间策略交易中,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通过求解相应的HJBI方程,得到了模糊波动下均衡策略交易和市场质量以及值函数的显式解。通过计算发现,当模糊波动增大时, 知情交易者策略交易的最优交易强度减弱,市场的流动性变差, 风险资产期望总交易量减少,知情交易者的期望财富减少,期望总交易利润下降。上述影响效果与常数波动所产生的效果相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模糊波动和常数波动两者之间差异的既有认识,还对模糊波动下的市场机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新兴资产与中国传统资产的多维溢出效应
    王雄, 李景瑶, 任晓航, 王宗润
    2025 (8):  37-4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0327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4538KB) ( 5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市场风险呈现出跨地区溢出和交叉性传染的新特征。本文基于GARCHSK模型和分位数VAR网络框架深入考察了国际新兴资产(金融科技、比特币和绿色债券)与中国传统资产(股市、原油、商品和金属市场)之间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多维风险溢出。首先,静态溢出结果表明,资产间的溢出效应是非对称的,极端分位数处的溢出程度普遍高于中分位数,并且不同维度下的左右尾溢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其次,滚动窗口分析显示,资产价格的收益、波动、偏度和峰度溢出效应均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并且这种溢出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更多是受到外部冲击的驱动。最后,通过网络分析方法,发现各金融资产间定向溢出网络的结构特征、传染方向、作用强度和风险中心在不同矩层面和不同分位数下具有异质性。总之,本文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国内外金融资产间的多维溢出关系和风险传染路径,对投资者构建多元化资产组合以及决策者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具有深远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
    肖金利, 李佳玲, 高皓, 文凤华
    2025 (8):  50-6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2218
    摘要 ( 17 )   HTML ( 0 )   PDF(1998KB) ( 4 )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金字塔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实际控制人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之间的不对称。本文利用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出发,探讨金字塔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金字塔层级越多,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基于经营风险和经营收益两方面的机制检验证实了金字塔层级会导致经营收益和破产风险不匹配,驱动公司利用劳动收入份额的经营杠杆作用,最大化潜在经营收益。同时,本文还发现,金字塔层级有利于劳动力结构的升级,进而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更好、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本更充足以及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更低时,金字塔层级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越明显。本文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文献,也丰富了关于金字塔层级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保险降费与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升级
    景鹏, 任成一, 寇纲
    2025 (8):  61-7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4.0109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2401KB) ( 3 )  

    社会保险降费对减轻企业负担和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上市公司网络招聘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社会保险降费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降费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升级,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以及政府设定较低就业目标和人才落户门槛的地区企业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保险降费主要通过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和流动性约束缓解效应扩大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降费不仅提高了企业招聘学历门槛,还提升了高技能劳动力实际雇佣比例,证实企业不存在策略性招聘行为。本文结论对于完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争网络与公司财务绩效
    朱建新, 刘可心, 曾能民, 吴雄
    2025 (8):  75-8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294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3785KB) ( 2 )  

    竞争网络位置作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其对财务绩效影响的重要性评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我国2008-2019年的财产保险行业为研究样本构建竞争网络,采用基于可解释性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模型衡量竞争网络特征对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竞争网络特征对拟合企业财务绩效模型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以及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竞争网络或者市场结构特征的缺失都会降低对企业财务绩效模型的拟合性能,其中竞争网络特征缺失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2)按照重要程度对竞争网络中的特征进行排序,并进一步采用SHAP解释模型探索竞争网络特征影响财务绩效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个体网规模、中间人次数和接近中心性这三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对财务绩效均服从幂律分布。(3)进一步地,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验证了变量间的强因果关系,证明该研究范式对传统计量模型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竞争网络与财务绩效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提供依据,且为面向高维、非线性因素间的因果分析与验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铁路工程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周辉宇, 李瑞敏, 徐猛
    2025 (8):  90-9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381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2474KB) ( 5 )  

    本文基于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03-2020年青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青藏铁路开通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运用平行趋势检验、随机抽取处理组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方法验证了研究结论。双重差分法能够克服由于变量内生性、遗漏变量等对模型估计产生的偏误,更有效地评估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外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青藏铁路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地区人均GDP,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增加了文化企业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机制研究发现,青藏铁路分别通过拉动投资与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提高人口流动性与旅游吸引力推动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青藏铁路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对沿线非中心城市的有利影响较大。上述发现表明,青藏铁路有利于青藏地区实现结构转型与共同富裕,且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效应短期内具有持续性。本文提供了重大铁路工程外部性的定量评估分析框架,为推动类似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可持续性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大疫情下社区韧性治理能力深度迁移学习评价方法
    陈闻鹤, 常志朋, 周涵婷, 程龙生, 文卜玉
    2025 (8):  100-11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620
    摘要 ( 18 )   HTML ( 0 )   PDF(4999KB) ( 19 )  

    在面对重大疫情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中,社区韧性治理能力对稳定社区居民情绪、组织社区生活、增强风险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重大疫情下的社区韧性治理能力评价模型存在样本量不足、部分样本评价困难、特征提取依赖人工经验、评价模型最优参数确定难等问题,导致现有机器学习评价方法难以做出准确评价。因此,本文提出结合数据增强和深度迁移学习方法的新型评价方法,该方法使用峰值聚类改进自适应过采样方法(DPAS)和迁移学习方法(TL)从数据增扩和“预训练-微调”两方面提升模型在样本数量不足时的训练效能;采用GoogLeNet网络通过Inception模块自动提取评价指标用于样本识别,并引入多分类焦点损失(MFL)函数聚焦难分类样本损失结果;同时,利用多目标黏菌优化算法(MOSMA)优化超参数,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实例数据验证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的评价性能高于其他传统评价方法,通过消融实验和敏感性分析证明了其结构的合理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关联融合测度及异质性研究
    李健旋
    2025 (8):  112-12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202
    摘要 ( 19 )   HTML ( 0 )   PDF(2109KB) ( 8 )  

    基于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本文选取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作为数字经济产业代表,然后运用修正的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关联融合效应和融合波及效应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探讨其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之间存在正向的后向和前向关联融合效应,且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关联融合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和部门间差异。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后向和前向关联融合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此外,数字经济产业对制造业的需求拉动力总体强于供给驱动力,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三大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和大西南经济区的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之间以需求拉动作用为主,而大西北和东北经济区的数字产品制造业以及长江中游经济区的数字技术应用业与制造业之间以供给驱动作用为主。本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部分抽样检验的在线异常监控方法
    韩雄, 杨扬, 邓晓春, 缑建杰, 郭捷, 张晨
    2025 (8):  123-13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92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2585KB) ( 5 )  

    在生产系统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抽样检验的方式对系统中存在的异常进行实时监控。考虑到产品所需要检验的特性(变量)很多,而检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例如人力或检验仪器,因此,在每一个时刻只能选择一部分特性进行检验,导致只能得到部分特性的不合格数。本文假设每个特性的不合格数服从二项分布,提出一个针对二项分布的高维数据流的基于部分抽样的在线异常监控方案。首先,本文将高维数据分解为平滑的正常信号和稀疏的异常信号。为了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正常信号被分解为背景基函数乘以相应的系数。对于稀疏异常参数的估计,假设其服从 spike-slab 分布,分布中的参数通过变分贝叶斯估计得到。然后,构造基于似然比检验的监控统计量对系统异常进行监控。最后,通过将监控统计量作为多臂老虎机问题中的收益函数,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 Thompson 采样的变量选择策略,很好地平衡了变量搜索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最小化异常监控延迟时间的目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员工请假情形的多技能分布式资源受限多项目反应型调度优化
    于懿宁, 徐哲, 赵松, 李飞飞
    2025 (8):  131-143.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456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2671KB) ( 7 )  

    在以人力资源为主要资源的项目中,员工请假会使项目执行过程中资源可用量下降,导致事先制订的基线调度计划遭到破坏,采用反应型调度方法可以对被破坏的基线调度计划进行有效修复。针对员工请假情形的多技能分布式资源受限多项目调度问题(MS-DRCMPSP),建立包括初始局部调度、全局协调决策和修复调度的三阶段决策模型,初始局部调度模型和全局协调决策模型用于制订初始的基线调度计划,当员工请假导致基线调度计划遭到破坏时,管理者根据对活动和员工的决策偏好修复被破坏的基线调度计划,设计包含等待和调整策略的动态策略制订修复调度计划;基于MPSPLIB问题库改编生成多技能多项目调度问题算例,开展详细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修复前后员工工作时间偏差最小的修复目标时,可使用等待或动态策略进行修复;考虑平均项目延期及修复前后活动开始时间偏差最小的修复目标时,可使用调整或动态策略进行修复;综合考虑活动和员工两方面的修复目标时,可直接使用动态策略完成修复调度计划。求解大规模算例时,本文设计的基于冲突活动的softmax评分机制的修复算法优于序贯博弈算法及其余启发式算法,优化结果最大可提升14.48%。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存储空间受限下资源约束型项目调度与材料采购集成优化
    田宝峰, 张静文, 李鲁波, 陈俊杰
    2025 (8):  144-155.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584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2602KB) ( 3 )  

    由于材料需求总量大、强度高,装配式建筑项目需要大量的材料存储空间。然而,施工场地存储空间通常极其有限。从存储空间受限的特定场景切入,研究一类资源约束型项目调度和材料采购的集成优化问题,旨在获得拥有最小成本的活动调度计划和材料采购方案。剖析模型结构和决策变量的高维复杂性,针对性地开发出一种内嵌遗传算法和精确算法交互的双层启发式求解算法。基于正交实验法配置算法参数,并实施大规模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储空间受限情形下,相比将项目调度和材料采购割裂的分散决策方式,集成优化模型能平均降低项目总成本12%以上;与Cplex优化软件和模拟退火算法相比,双层启发式算法的求解效率更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电动车配置与路径优化的城市配送车队更新政策效应研究
    高咏玲, 乔源, 徐猛
    2025 (8):  156-165.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252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3260KB) ( 4 )  

    推广电动汽车已成为城市配送车队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城市实施的新增和更新配送车辆政策包括:不限制其能源类型(简称“混合政策”)或限定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简称“电动政策”)。围绕这两类政策,本文分别建立了由燃油车和电动车组成的混合车队更新和路径优化模型,考虑燃油车限行和电动车续航里程等约束,分析两类政策下的社会福利,提出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并将求解结果与利用Gurobi求解的结果对比分析。选取A公司的客户需求数据研究发现,与混合政策相比,电动政策能使车队中电动车占比持平或更高,往往能提高电动车总里程并导致车队总成本更高。当电动车(燃油车)运营成本下降(提高)时,电动车总里程能够增加。当电动车续航里程提高或燃油车限行增加时,电动车总里程不一定增加。与混合政策相比,若电动政策下电动车使用数量更多(更少),同时,生产电动车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较大)时,政府应推动实施电动政策。否则,政府不应该盲目实施电动政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环境下考虑保鲜努力的冷链产品生产-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与求解
    戢守峰, 刘红玉, 王丽洁, 戢媛媛
    2025 (8):  166-17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949
    摘要 ( 20 )   HTML ( 0 )   PDF(2831KB) ( 6 )  

    针对传统供应链网络中物流系统为独立物流网络的问题,探讨了具有全球开放、互联特征的PI(physical internet,实物互联网)供应网络下冷链产品生产-库存-运输联合优化问题。考虑冷链产品易腐性、物流成本高等特点,在对冷链产品新鲜度度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嵌入保鲜努力函数的多工厂、多PI枢纽和多零售店的生产-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以沈阳东北冷鲜港的生产-库存-运输系统为例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对保鲜努力成本和新鲜度衰减的影响,可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种中断事件耦合下应急物资动员链弹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史文强, 孔昭君, 汪明月, 何捷
    2025 (8):  177-18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637
    摘要 ( 9 )   HTML ( 0 )   PDF(4567KB) ( 6 )  

    在需求中断、供应中断、组织中断同时发生的情境下,考虑各子系统修复环节和供应主体动员强度,建立多种中断事件耦合的应急物资动员链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5·12地震中浙江省帐篷动员案例,仿真求解连续时间内的动员链弹性值,并探索关键变量对最优弹性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多种中断事件耦合时,若对被损坏的子系统进行修复,能提升应急物资动员链的弹性,但仍然低于理想状态。提升各子系统的修复动员级别,能在任务初期加快动员链的恢复速度,但在任务后期其影响力会下降。本研究能帮助动员工作者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急物资分配数量差异与人口统计学因素对灾民公平感知的影响
    邵建芳, 樊彧, 王熹徽, 梁樑
    2025 (8):  189-19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670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1447KB) ( 7 )  

    在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是灾民关注的重点之一。公平的应急物资分配既有利于安抚灾民的情绪,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也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与充分利用,避免造成浪费。然而,公平的分配并非简单地按照数量平均分配,而是需要根据灾民的具体情况,进行“按需分配”。为了更好地考虑灾民的需求与公平感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本文提出采用不公平厌恶作为衡量应急物资分配公平性的指标。不公平厌恶是一个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概念,主要衡量了人们对于不公平分配的厌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受益人本身而非决策者的角度衡量物资分配的公平性,避免了决策与实际脱节的尴尬情况。本文研究应急情境下灾民公平感知影响因素问题,通过使用福利经济学受偿意愿方法设计调研问卷获取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应急物资分配的数量差异、灾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年龄对灾民不公平厌恶程度存在显著影响;(2)当应急物资分配的数量差异较小时,人口统计学因素(灾民的性别、收入、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于灾民不公平厌恶感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差异变大,影响会变得显著。据此,本文为应急物流决策者进行应急物资的分配提供了建议,有助于减轻灾民负面情绪对应急物流行动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合人工鱼群算法的应急物流路径优化研究
    刘艳秋, 胡绩辉
    2025 (8):  198-20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672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2152KB) ( 9 )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需要及时做出应急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考虑受灾物资分配公平性的前提下建立应急物流路径优化的两阶段模型,并设计自适应混合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迭代初期收敛速度较快,局部寻优能力较强,以及算法耗时得以改善,算法的有效性得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缺货延时双重损失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选择研究
    苏兵, 陈相文, 张萌, 姬浩, 孙璐璐, 徐阳, 郭清娥, Lin Guohui
    2025 (8):  209-21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0781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2160KB) ( 3 )  

    针对带时间窗的紧缺应急物资配送路径选择问题,综合考虑每个需求点的需求量和配送时间要求,提出需求点最大缺货延时双重损失定义,并以单个需求点最大缺货延时双重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应急物资配送路径选择模型。对于配送车辆充足的情形,设计时间复杂性为O(n3)的精确算法A*进行求解,其中n为需求点数;对于配送车辆不足的情形,设计时间复杂性为O(Ln2)的近似算法GA*进行求解,其中Ln分别为车辆数和需求点数,并分析算法GA*的近似比。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信息处理投入的随机资源需求反应性项目调度优化
    崔晓, 何正文, 王能民
    2025 (8):  218-22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629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4320KB) ( 6 )  

    高变化性的随机资源需求引发的资源冲突常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中断,采取措施改善随机资源需求的变化性至关重要。基于该实际,本文研究了考虑信息处理投入的随机资源需求反应性项目调度优化问题。首先,界定了研究问题,并在信息处理投入与降低的活动资源需求变化性间定量关系基础上,将为项目投入的信息处理成本和相应投入下基准计划产生的反应性调整成本组成的项目总实施成本的最小化作为目标构建了优化模型;随后,针对问题的NP-hard属性,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变邻域搜索算法;最后,以一个典型实际案例说明了研究问题,展示了合理地进行信息处理投入对项目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并通过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得出项目总实施成本随信息处理投入的单位成本和活动权重的分别增大而增大,随可更新资源可用量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不确定协变量下的在线广告鲁棒分配策略
    代文强, 李丹阳
    2025 (8):  230-23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769
    摘要 ( 8 )   HTML ( 0 )   PDF(1928KB) ( 4 )  

    本文提出具有不确定协变量信息和目标群体曝光供应量条件下的在线广告库存分配模型。由于精确获知目标群体的曝光供应量和协变量信息的联合随机概率分布相当困难,采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进行建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包含协变量信息的联合随机分布模糊集,并考虑基于该模糊集最坏情形下服务水平联合机会约束随机优化模型。利用锥对偶的方法给出了求解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同时,给出了管理学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捆绑销售的在线课程免费试听策略研究
    毛照昉, 袁锐莹, 张清然
    2025 (8):  238-24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352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2627KB) ( 6 )  

    在线课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便捷工具,推动在线课程平台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新的管理挑战。本文通过模型刻画消费者对在线课程的质量不确定性随免费试听时长的变化,分析同时提供精品课程和普通课程的垄断在线课程平台的最优试听策略,并给出最优试听时长的数学解析式。同时,本文将研究问题拓展到捆绑销售情形,分析捆绑销售对在线课程平台最优免费试听时长和最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免费试听能缓解消费者对课程质量的不确定性,当两种课程的质量差异较大时,平台应只提供精品课程免费试听而非对两种课程都开通试听。此外,相较于非捆绑情形,捆绑销售使在线课程平台和消费者都受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灵活弧中断的网络维护调度问题及其算法研究
    金爽, 周晶, 胡骞
    2025 (8):  250-25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617
    摘要 ( 9 )   HTML ( 0 )   PDF(2250KB) ( 3 )  

    预防性维护是提高设备、设施使用寿命和减少意外故障带来损失的有效方式。考虑基于网络开展的业务,维护活动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弧上,具有灵活的时间窗,但需要停机工作。本文研究制订科学的维护调度计划以提高网络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减少因维护对网络流量造成的损失。通过问题建模与性质分析,设计多种有效的算子操作,提出求解该问题的变邻域搜索算法和基于优化的启发式算法。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以及维护活动需求,分别在仿真数据集和实际算例上进行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两种启发式算法的有效性,调度方案可以更好地保证维护周期内网络中的业务正常开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智能化”排队系统的顾客行为及定价研究
    王蕊, 徐秀丽
    2025 (8):  260-27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463
    摘要 ( 9 )   HTML ( 0 )   PDF(2925KB) ( 3 )  

    本文以具有工作休假与休假中断的延迟维修排队系统为基础,融合智能化服务机制对系统中的顾客行为和定价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报酬-损失”理论构建效用函数,研究不同信息水平下的顾客均衡策略及社会最优策略。其次,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求出社会最优策略并与均衡策略进行比较,得出顾客的自私行为会导致系统由于人员过度拥堵而出现瘫痪,进而造成顾客的流失,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通过设置定价策略对顾客与社会之间收益进行调节,寻求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后,通过分析系统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为服务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NG技术》课程中LNG海运贸易订购策略优化研究
    周军, 彭思洲, 王楷, 赵云翔, 吴冠澄, 曾笔显
    2025 (8):  271-27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567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2309KB) ( 5 )  

    我国LNG进口贸易模式一般为长期照付不议的购销模式,合理决策合同执行时间与订购量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基于此,本文以LNG供应链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合同执行时间和订购量为决策变量,考虑终端安全库容、泊位数量和需求满意度等约束条件,建立LNG海运贸易订购策略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AMPL建模系统和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本文以我国5条LNG进口主要航线和国内某LNG接收站配置为研究算例,求解稳定需求规律和动态需求规律情境下的最优订购计划,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LNG企业科学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的方法和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参照点效应和价格承诺的平台电商企业竞争定价策略研究
    刘旭旺, 王骏嘉, 齐微, 雒兴刚
    2025 (8):  278-28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088
    摘要 ( 17 )   HTML ( 0 )   PDF(3598KB) ( 10 )  

    在平台经济背景下,价格、销量是消费者最关注且较易获得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身对产品相关属性的参照点,进一步制定购买决策。考虑受价格、销量双参照点效应影响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对平台企业的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Hotelling模型,构建了平台企业间竞争的两期产品定价模型,研究了双参照点效应对竞争企业在价格承诺或不承诺条件下产品定价、利润及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了产品质量差异、参照点效应强度、单位产品偏好成本等因素对企业利润和竞争情形变化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提出了产品销售的两期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劣势企业是否参与市场竞争,除了考虑与优势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消费者对产品的单位偏好成本,还要考虑参照点效应的强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优势企业最优选择为价格承诺,劣势企业最优选择为价格不承诺。研究成果可以为平台企业产品定价和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商购物平台与回收平台的“以旧换新”合作策略研究
    景熠, 张闻秋, 曹柳
    2025 (8):  289-29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318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2252KB) ( 7 )  

    在国家政策、循环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回收平台逐渐兴起,并与电商购物平台共同开展“以旧换新”业务,实现废旧产品回收和新产品销售联动。本文针对电商购物平台与回收平台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分别构建了双方不实施“以旧换新”合作策略、实施“以旧换新”合作策略的博弈模型,在求解最优均衡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翻新成本较低时,“以旧换新”合作将会扩大翻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但不利于新产品的直接销售;“以旧换新”合作不会对回收平台自有的回收渠道产生影响,并且始终有利于扩大回收总量。然而,“以旧换新”合作不一定有利于平台双方的经济收益,只有当新产品获取成本较低时,电商购物平台才能从中获利;只有当废旧产品市场存量规模和新产品获取成本均较大或者均较小时,回收平台的利润才会有所增长。如果平台双方确定要开展“以旧换新”合作,随着回收价格的提高,电商购物平台的经济收益不断增长,但回收平台的经济收益却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循环容器的汽车零部件物流均衡性研究
    张明姝, 徐贤浩, 岳睿婷, 陈玥蓉
    2025 (8):  298-30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328
    摘要 ( 7 )   HTML ( 0 )   PDF(2112KB) ( 3 )  

    随着可复用容器(returnable transport items,RTI)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RTI的管理对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从上线订单到达与负责拣选的RTI进行匹配开始,到零部件上线RTI返还结束全过程,通过构建半开闭排队网络,选取订单排队队长以及RTI利用率两个指标研究在此过程中RTI的数量以及RTI的返还提前期对于系统均衡性的影响。分析表明,RTI的数量和返还提前期都对系统的均衡性带来较大影响,同时,通过模型可以得出具体场景下RTI数量和返还提前期的最优值,使得系统外部无等待的订单积压,到来订单无需排队等待拣选,RTI的利用率能够接近于100%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提高零部件物流系统的均衡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税政策下考虑零售商双重行为偏好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
    代业明, 于双
    2025 (8):  308-32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1639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3554KB) ( 6 )  

    在碳税政策下,分别构建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合作与非合作的多级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即CD模型和MT模型,探讨零售商双重行为偏好对供应链中各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并进行了均衡分析及比较。主要讨论了:(1)当公平得失系数满足不同条件时,零售商双重行为偏好对新产品以及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2)单位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减少量对再制造产品定价、产量及成员利润的影响;(3)政府对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征收碳税对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定价、产量及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组建联盟使再制造品价格降低,但不会影响新产品定价。(2)当零售商利润高于参考点的制造商利润时,零售商损失厌恶心理减弱,正向不公平心理增强,上游企业会提高产品批发价格;而当零售商的利润低于参考点的制造商利润时,零售商损失厌恶心理增强,负向不公平心理增强,上游企业降低批发价格。(3)政府征收碳税使新产品定价提高、产量减少,供应链系统的碳排放量减少;而当再制造的碳排放减少量较大时,再制造品产量增加、新产品产量减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消费者购买后悔的动态闭环供应链微分博弈
    段梅, 刘振威, 刘浪
    2025 (8):  321-33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756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2242KB) ( 6 )  

    考虑消费者存在购买后悔行为,寻找创新产品异质的动态闭环供应链上各个决策变量的最优路径。针对全新品和再制品是异质的,在Bass创新产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后悔系数,构建一个修正的Bass扩散模型,以刻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需求量的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考虑由一个制造商主导并以固定比率回收废旧产品、零售商跟从的动态闭环供应链系统,并将产品销量作为状态变量构建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利用微分博弈和最优控制理论,寻找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最优批发价、零售价路径以及供应链各成员的最大利润。并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不同状态下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的差异。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不随时间变化,也不会受到消费者后悔系数的影响;零售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后降,且消费者后悔系数越高,零售价越低;随着消费者对全新品或再制品的后悔系数上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下降。因此,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都应努力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权力结构的制造商入侵策略及定价时序研究
    张李浩, 常陆雨, 张诚
    2025 (8):  331-339.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2.2736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3069KB) ( 5 )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入侵现象越发普遍,但罕有文献考虑权力结构及其引发的定价时序决策对制造商入侵策略的影响。本文考虑三种权力结构(制造商主导的MS结构,零售商主导的RS结构,纵向纳什的VN结构),探讨了制造商入侵及链上成员定价时序的均衡决策。研究发现:MS和VN结构下链上成员的定价时序存在冲突,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实现定价时序的协调;MS(VN)结构下,制造商应同时与(先于或同时与)零售商制定零售价格;RS结构下,定价时序不影响链上成员的最优利润。此外,当直销渠道市场基础需求较小时,制造商入侵行为反而能够提高零售商的利润。特别地,当制造商入侵市场时,某个成员拥有更高的权力地位并不总能为其提供更大的优势,随着直销渠道基础市场需求的增大,制造商在RS结构中入侵意愿逐渐增强,而零售商在MS结构中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增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限额交易与补贴政策下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决策分析
    武文琪, 张明
    2025 (8):  340-35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3.1828
    摘要 ( 18 )   HTML ( 0 )   PDF(7599KB) ( 5 )  

    为了推动企业碳减排和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工作,政府分别制定了碳限额交易政策和补贴政策。本文构建了动力电池制造商主导的,与整车制造商及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研究碳限额交易政策下补贴动力电池制造商、补贴回收商和补贴消费者三种策略下动力电池回收供应链最优决策。此外,本文构建了单渠道垄断回收、混合回收和联盟回收三种回收模式,并对不同回收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动力电池回收正向供应链决策受碳限额交易政策和回收模式的影响,而补贴政策只影响逆向供应链决策;(2)碳限额交易政策改善了动力电池回收供应链利润,表现在碳配额和碳价的上升均有利于动力电池回收供应链利润的增加,而碳价的上升导致回收率表现不佳;(3)补贴政策改善了供应链利润和回收率,补贴动力电池制造商或回收商的回收率总是优于补贴消费者;(4)碳限额交易政策与补贴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不受回收模式的影响,但联盟回收模式的供应链利润与回收率比单渠道回收和混合回收更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RV机制下碳数据质量监管多主体行为决策研究
    吕希琛, 田银凤, 田世海, 刘佳缘, 孔庆伟
    2025 (8):  355-36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4.0953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4899KB) ( 6 )  

    针对MRV机制下碳数据质量监管中的风险问题,探究区块链赋能多主体最优行为决策。本文首先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对碳数据质量监管情境下多主体行为决策的赋能机制,并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政府部门、控排企业和第三方碳核查机构参与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通过对各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性及系统的均衡性进行分析,求解了区块链赋能多主体参与碳数据质量协同管理的有效条件,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关键参数对参与主体行为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区块链为支撑构建多方节点交互的链上监管体系能够有效缓解碳数据质量监管难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实施区块链监管模式是促进多方共治的前提和趋势;(2)控排企业具有与核查机构合谋投机的主观倾向,应在财税奖励、上链补贴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作假成本与合谋门槛,才能有效规范控排企业诚信减排;(3)信用成本是第三方碳核查机构策略选择的关注重点,但信用成本存在“失效区间”,取值落在区间内会使系统策略演化陷入博弈僵局,完善的多重复查和信用惩罚机制有利于破解这一局面。研究能够为引导碳交易相关主体行为决策,规范碳数据质量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