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政府单独储备应急物资时面临的困境,多位学者针对政企联合储备问题开展了研究。吴勇刚等
[2]认为,企业在物资储备领域已有成熟商业模式及规范化管理经验,因此,政府应以外包的形式交由企业管理;Zhang等
[3]同样认为,政府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降低储备成本。以上研究均指出,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充分利用企业在商业运营方面的优势。但上述研究均是基于理论层面的定性研究,难以解决操作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基于此,部分学者开展了政府与供应商联合储备物资的策略研究。高晓宁等
[4]提出了一种实物代储与生产能力代储相结合的储备系统,并给出了政企双方的最优储备策略。张琳等
[5]提出了柔性机制下的政企合作策略,此后,又设计了一个包含基准价格和两种补贴的价格柔性契约,并证明了这一契约对实现政企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6]。上述文献均研究了政府与单一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开始探讨政府与多个供应商合作的场景。刘阳等
[7]分析了一个政府与两个竞争型供应商参与的代储供应链,并给出了使供应商利润得到合理分配的期权价格,此后,又设计了政府和两个成本异质性企业组成的物资供应系统,并构建了协调企业利润分配的柔性机制
[8]。上述研究虽极大的拓展了政企合作的供应链结构,但是,仍缺乏对供应商间合作关系,特别是对契约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