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加权复合分位数回归方法在动态VaR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刘晓倩, 周勇
    2015 (6):  1-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1
    摘要 ( 2580 )   PDF(948KB) ( 2597 )  
    风险价值(VaR)因为简单直观,成为了当今国际上最主流的风险度量方法之一,而基于时间序列自回归(AR)模型来计算无条件风险度量值在实业界有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理论对AR模型提出了一个估计方法——加权复合分位数回归(WCQR)估计,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分位数信息提高参数估计的效率,并且对于不同的分位数回归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估计更加有效,文中给出了该估计的渐近正态性质。有限样本的数值模拟表明,当残差服从非正态分布时,WCQR估计的的统计性质接近于极大似然估计,而该估计是不需要知道残差分布的,因此,所提出的WCQR估计更加具有竞争力。此方法在预测资产收益的VaR动态风险时有较好的应用,我们将所提出的理论分析了我国九只封闭式基金,实证分析发现,结合WCQR方法求得的VaR风险与用非参数方法求得的VaR风险非常接近,而结合WCQR方法可以计算动态的VaR风险值和预测资产收益的VaR风险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的国债动态积极投资策略
    尹力博, 韩立岩
    2015 (6):  9-1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2
    摘要 ( 1970 )   PDF(1584KB) ( 3213 )  
    本文提出国债组合投资的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导出基于未来利率市场不确定信息的具备动态调整特点的国债组合主动投资策略。该模型采用基于利率水平、斜率和曲率"三位一体"的离散情景树刻画未来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演化过程,其中特别考虑了广义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通过最小化国债组合收益的条件风险价值,对国债组合进行主动动态调整;同时兼顾国债投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要求,实现了国债组合投资管理中利率风险规避和收益能力的有效匹配。实证研究表明,与传统久期配比免疫模型相比,该模型确定的最优策略不仅能够为国债组合提供更强的抵御利率风险能力,而且能够稳步提升其收益空间,为金融机构实现国债投资的主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AViaR模型的汇率隔夜风险研究
    简志宏, 彭伟
    2015 (6):  17-2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3
    摘要 ( 1982 )   PDF(1206KB) ( 1843 )  
    针对目前缺乏美元当日汇率对其他汇率市场隔夜风险影响的研究,本文在CAViaR模型中的AS模型和SAV模型基础上提出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来测量汇率隔夜风险,并对日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和港币汇率2009年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均优于AS模型和SAV模型,且隔夜-AS模型又优于隔夜-SAV模型。这三个汇率的隔夜风险均受到滞后风险的影响,且人民币汇率所受滞后风险最大,美元指数的波动都将加大这三个汇率市场的隔夜风险,美元对日元和港币汇率的冲击大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美元走弱对这三个市场隔夜风险影响大于美元走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我国汇率隔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贷资产证券化、异质性投资者和金融风险
    林敏华
    2015 (6):  25-3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4
    摘要 ( 2033 )   PDF(1217KB) ( 2346 )  
    在Gennaioli等人[1]建立的标准模型基础上,引入投资者异质性时间偏好和由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的异质性信念,探讨投资者非理性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Gennaioli等人[1]的结论不一样,银行金融中介并不会利用投资者非理性发行更多的表面无风险实际有风险的债券,因此,非理性投资者参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并不会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这一结论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发行交易,允许中小投资者参与其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证综指的股指波动:基于模糊FEGARCH模型及不同分布假设的预测研究
    侯利强, 杨善林, 王晓佳, 陈志强
    2015 (6):  32-4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5
    摘要 ( 1917 )   PDF(973KB) ( 1953 )  
    本文主要对2006年至2011年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的高频波动性进行预测研究。首先,针对金融数据的非线性和不确定等特性,借助模糊逻辑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金融市场波动率的预测方法-模糊FEGARCH模型,用来更好的针对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收益率数据进行预测。其次,为了判断分布型模型和不对称型模型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分布型(GARCH-N,GARCH-t,GARCH-HT和GARCH-SGT)和不对称型(GJR-GARCH、EGARCH和模糊FEGARCH)的波动模型进行高级能力预测法(SPA)检测。实证结果表明,不对称模型对波动率预测的影响程度比分布假设的确定更为重要,而且模糊FEGARCH模型对于具有尖峰厚尾、高偏度和杠杆效应的非线性波动数据的预测能力更佳,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Tsallis分布及跳扩散过程的欧式期权定价
    赵攀, 肖庆宪
    2015 (6):  41-4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6
    摘要 ( 2102 )   PDF(1214KB) ( 1975 )  
    准确描述资产价格的运行规律是进行衍生产品定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受金融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资产收益率常常具有尖峰厚尾和偏尾的现象,为了准确地描述资产价格的运动规律,本文利用具有长程记忆及统计反馈性质的Tsallis熵分布和一类更新过程,建立了跳-反常扩散的股票价格运动模型。利用随机微分和鞅方法,在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得到了欧式期权的定价公式,该公式推广了文献11和21的相应结论。最后,利用上证指数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各模型的参数以及对资产收益率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文献11和21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10.4%和25.1%。说明了本文模型对资产收益率尖峰厚尾及偏尾等现象的捕捉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频数据的日内效应调整方法研究
    王维国, 佘宏俊
    2015 (6):  49-5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7
    摘要 ( 1977 )   PDF(1138KB) ( 3130 )  
    日内效应在金融高频数据研究中已被广泛证实,是一种日内周期性运动的动态效应,它影响了以微观金融指标为参数的计量模型的准确估计。基于金融超高频持续期数据,本文首先论述了日内效应调整的重要性,然后引入自适应映射(SOM)的方法对日内效应进行调整。SOM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动态识别高维数据中的结构特征,克服了静态调整方法的不足。最后通过建立基于自回归条件持续期模型(ACD)的蒙特卡罗模拟实验,比较了三种日内效应调整方法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SOM方法在日内效应调整中更为有效和稳定,特别适合大数据条件下的周期性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价值与动量混合策略DEA多期限资产组合选择及效率评价
    杨宏林, 崔晨, 查勇, 陈收
    2015 (6):  57-6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8
    摘要 ( 2072 )   PDF(1543KB) ( 1989 )  
    运用DEA融合有效价值与有效动量指标,构造多期限价值与动量混合策略资产组合,在期望收益率与风险调整收益率条件下评价其相对有效性。基于沪深300成分股的实证发现,DEA高效率值股票组合持有期期望收益率显著高于沪深300组合,且期望收益率与风险调整收益率均高于单一价值股票组合和赢者股票组合;在此基础上,构造同时持有DEA高效率值股票组合多头与DEA低效率值股票组合空头的套利交易策略,在相对较长的持有期上能给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历史排放参照的碳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令狐大智, 叶飞
    2015 (6):  65-7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09
    摘要 ( 1952 )   PDF(1625KB) ( 1977 )  
    将行业内企业按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分为高排企业和低排企业两类,并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引入行业内部,构建基于双寡头竞争市场的碳配额分配策略。通过建立基于分配策略的古诺模型,研究减排目标、分配策略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对企业的利润差、产量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排策略对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行业中的企业存在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差异时,对低排企业宽松的碳配额分配策略具有更强的减排激励效用,利于企业主动实施低碳技术改造;阶段式递进减排机制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行业内应用,企业低碳技术改造的激励效用以及减排政策的稳步推进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准确核实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损失规避零售商的多期多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
    张桂涛, 胡劲松, 孙浩, Mazalov, 徐梦蝶
    2015 (6):  73-8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0
    摘要 ( 1812 )   PDF(1125KB) ( 1945 )  
    供应链是一个具有层级结构的复杂网络,一般包括制造商层、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等渠道成员。为描述供应链网络的动态特征,本文将决策时间离散划分为多个规划期,同一规划期内各类成员的决策环境相对稳定;相反在不同规划期之间可能发生改变。制造商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零售商面临随机需求环境且为损失规避者。运用前景理论描述了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利用制造商的库存转移来描述相邻规划期间的关系。利用变分不等式、对偶理论和互补理论刻画了制造商层、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推导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修正投影算法。通过算例阐明了零售商盈亏平衡点的特征,分析了损失规避系数对供应链网络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损失规避系数的增大,零售商的第1盈亏平衡点减小,第2盈亏平衡点增大;零售商的订货量减小,其期望利润和期望效用增加,相反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受损;随着缺货成本的增加,零售商需向制造商订购更多的产品来规避缺货损失,但这也同时增加了其过量订货和滞销的风险;当零售商在某一期的损失规避系数发生改变时,零售商和制造商需在整个规划期范围内调整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台服务和物流服务对网络商家信心的影响——商家信誉的调节作用
    贺曦鸣, 胡赛全, 易成, 刘霞
    2015 (6):  83-90.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1
    摘要 ( 2221 )   PDF(847KB) ( 1927 )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商家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与传统零售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平台服务和物流服务两种。商家信心决定着平台的生存发展,但尚未有文献从信心视角对平台服务和物流服务展开研究。本文使用3995位淘宝店铺经营者的调查数据,建立次序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平台服务和物流服务都对商家信心有正向影响;商家信誉具有调节作用,随着信誉等级的提高,平台服务对商家信心的影响逐渐增强;而信誉等级较低的商家信心更容易受物流服务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零售商价格领导权结构下的双渠道定价策略研究
    刘汉进, 范小军, 陈宏民
    2015 (6):  91-9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2
    摘要 ( 1884 )   PDF(2160KB) ( 2200 )  
    针对零售商处于价格领导权的渠道结构,本文在考虑不同渠道分销效率和产品的在线渠道接受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商引入在线渠道时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对渠道所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在线渠道相对传统渠道的分销效率足够低的情况下,传统渠道的销售量肯定会由于在线渠道的引入而增加;如果采用批发价格保持不变的定价策略,当产品在线渠道的客户接受度较低、直接在线渠道相对传统零售渠道效率足够低的条件下,在线渠道的导入对制造商、零售商和渠道整体均是有利的,引入在线渠道会取得成功;而其他情况,在线渠道引入会有利于制造商和整体渠道,而不利于零售商,易于产生渠道冲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不对称需求信息的供应链最小订购量决策
    丁平, 付超, 肖明, 赵敬
    2015 (6):  99-10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3
    摘要 ( 1971 )   PDF(867KB) ( 1934 )  
    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分散供应链中,供应商通过制定最小订购量取得规模效应,保障自身利益。当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时,即零售商掌握需求信息而供应商仅知道需求信息中价格敏感因子的分布,如何进行最小订购量决策成为供应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营销视角构建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假设供应商知道需求的价格敏感因子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确定了模型中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将提出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决策方法应用于云存储的销售供应链中,确定了云存储供应商销售的最优最小存储容量,阐释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最小订购量的设置提升了供应商的利润。所提方法对于考虑最小订购量的供应链协调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顾客偏好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决策
    曹晓刚, 郑本荣, 闻卉
    2015 (6):  107-117.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4
    摘要 ( 2019 )   PDF(1533KB) ( 2890 )  
    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背景下,基于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需求偏好的不一致,考虑渠道之间的竞争,研究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协调决策。首先,在分散化决策模式下分别建立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和零售商Bertrand竞争博弈模型,得到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程度、再制造成本节约等参数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为基准,运用一种简单的价格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相联合实现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系数对节点企业利润及渠道总利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级再制造的S-M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绩效分析
    丁斌, 马海庆
    2015 (6):  118-125.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5
    摘要 ( 1876 )   PDF(1375KB) ( 1937 )  
    供应商是再制造战略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决策主体之一,因为制造商的产品回收再制造战略会对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决策产生影响,而且处于强势背景的供应商也有选择是否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权利。为了探讨产品和零部件的两级再制造战略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及收益的影响,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供应商强势背景下供应商选择参与和选择不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两种Supplier-Manufacturer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定价决策与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再制造战略对批发价决策的影响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有关,对零售价决策的影响与回收风险状况有关;供应商应积极参与两级再制造战略,因为供应商选择供应可再制造的零部件使自身受益,并且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可以在降低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基础上使双方受益。最后,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再制造战略对定价决策及收益影响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间约束下不对称信息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协调模型
    吴忠和, 陈宏, 梁翠莲
    2015 (6):  126-134.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6
    摘要 ( 2101 )   PDF(1349KB) ( 1782 )  
    针对一个由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损耗和新鲜度的影响下,假设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零售价格的非线性函数,零售商成本为私有信息,研究如何协调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 首先,给出了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协调模型;然后,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集权式与分权式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再次,研究了在突发事件引起零售商成本分布函数扰动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批发价格和最优零售价格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当突发事件造成零售商期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扰动时,三者可以保持不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料价格随时间波动及完工期随机的MTO订购决策
    胡盛强, 张毕西, 王玲玲, 程硕
    2015 (6):  135-14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7
    摘要 ( 1935 )   PDF(1221KB) ( 1988 )  
    对于订单式中小生产企业,物料供应是否及时以及生产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影响订单交货期的关键因素。实际中,某些产品的物料价格随时间连续波动并具有规律性,而生产过程中由于插单多、工人流动性大、设备故障、质量返工等,生产完工期有一定的随机性。对于物料订购决策,传统方法主要考虑订单的投产日期以及物料采购成本最小化,而未考虑订单完工期的随机性特点。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集成及总成本最小化的系统思想,综合考虑物料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及随机生产完工期的统计规律,分别建立单一物料或多种物料订购情形下总生产成本(包括订购成本、制造成本、延迟完工或提早完工成本等)与订购日期的关系模型,并对其最优解进行讨论、分析与求解。当物料种类单一时,采用极值法对模型极小值点的存在性进行讨论;当物料种类较多时,构建了有约束条件的多决策变量非线性优化模型,并采用最优化理论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法(即PHR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物料最佳订购时间点与物料初始价格、价格波动周期、波动幅度、单位延迟或提早完工成本等因素相关。上述采购与生产集成的思想、模型构建的思路以及求解方法等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熵的群组聚类组合赋权法
    陈云翔, 董骁雄, 项华春, 蔡忠义
    2015 (6):  142-14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8
    摘要 ( 1919 )   PDF(894KB) ( 2506 )  
    在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研究中,为了科学地确定专家的权重,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群组聚类组合赋权法。依据各个专家的判断矩阵归一化得到的排序向量,利用相关系数法构造相关矩阵。通过分析阀值变化率选取最优聚类阀值,对相似程度较高的排序向量给出合理的聚类。运用信息熵为类内专家赋权,综合聚类结果和排序向量的信息熵,确定专家的总权重。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较为相近的专家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分类,并准确衡量每位专家评价信息量的大小,能够有效提高专家赋权的合理性和群组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分层网络的机动时间研究
    李星梅, 张倩, 魏涵静, 乞建勋
    2015 (6):  147-152.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19
    摘要 ( 1811 )   PDF(1417KB) ( 1870 )  
    现有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单层网络,难以有效地指导大型项目的生产。原因在于大型工程项目生产过程复杂,工序成千上万,给对应的网络图描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通过网络分层技术则能把一个复杂的网络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子网络,即将大型网络过渡到几个简单的单层网络,继而利用单层网络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依据大型网络的构建过程提出简化组合模型,将多层次复杂网络转化为多个单层次简单网络,在此基础上给出分层网络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MT异质性、战略变革与绩效改善的关系研究——基于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的数据实证
    李卫宁, 李莉
    2015 (6):  153-161.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20
    摘要 ( 2019 )   PDF(862KB) ( 2367 )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TMT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CEO继任后,TMT异质性、战略变革和绩效改善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2005-2013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变量,对2008-2010期间发生CEO变更的145家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TMT任期异质性对战略变动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变动对企业绩效变化没有显著影响,战略背离对企业绩效变化有显著负向影响。当我们探索性的测量战略变革的方向时,发现战略变动与企业绩效变化呈U型关系,战略背离与企业绩效变化呈倒U型关系。本研究不仅为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绩效下滑企业选择高管团队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领导者自我牺牲与情绪表达对下属合作的影响
    高培霞, 李常洪
    2015 (6):  162-168.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21
    摘要 ( 2619 )   PDF(909KB) ( 2776 )  
    以往关于领导者自我牺牲行为促进下属员工合作的机制研究中,缺少对领导者情绪变量可能带来影响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设计模拟"社会困境",通过录像视频展现"领导者"具体情绪表达(愉悦和悲伤),考察领导者情绪表达和自我牺牲行为对下属合作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领导自我牺牲行为及悲伤情绪表达对下属的合作行为(公共物品博弈中愿意捐献的资金更高)分别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仅在领导者表现愉悦时,自我牺牲对下属合作的机制呈显著的正向效应。本研究依据"情绪即社会信息(The emotions as social information,EASI)模型解读了领导和员工互动中情绪的社会功能,但其心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产品绿色度的绿色供应链博弈模型及收益共享契约
    江世英, 李随成
    2015 (6):  169-176.  do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6.022
    摘要 ( 2801 )   PDF(1219KB) ( 3741 )  
    本文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为背景,建立了考虑产品绿色度的四种绿色供应链博弈模型: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以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Nash均衡博弈模型以及集中控制模型。对四种博弈模型在产品绿色度、产品价格以及批发价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建立了收益共享契约下的博弈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收益共享系数对产品绿色度、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